影响中国心脏外科临床结果的因素 ——医疗结果评价研究的启示 8月11日,2011中国心脏大会暨北京国际心血管病论坛“医疗结果评价研讨会”上,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的郑哲教授发表了题为“什么因素影响CABG临床结果”的主旨演讲。郑哲教授始终关注医疗结果评价研究,并一直倡导这项研究在国内的推广和应用,2004年在胡盛寿教授领导下,郑哲教授在国内发起中国心外科注册登记并建立了中国心外科协作网的专业网站作为学术交流平台,目前已有45家国内医院加入到这一协作网络中。 郑哲教授首先回顾了我国心脏外科的发展历程,介绍了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脏外科近年的快速发展。紧接着从中美心脏外科数据库的差异,总结出我国心外科数据缺乏的现状。根据我国现有心脏外科数据,他认为,主要有三方面因素影响我国心外科的临床结果,包括患者特征、医院差异和医生差异。
首先,从患者特征的角度来看,与欧美国家数据库相比,我国择期手术比重较大、急诊手术比重较小,初次手术比重较大、二次手术比重较小,且在各手术种类死亡率方面也存在差异。由于中美患者的特点不同,Euroscore不能很好地预测中国冠心病外科病例的手术风险,需要建立SinoScore评分系统。
其次,中国心外科注册登记结果还显示,尽管我国冠状动脉搭桥手术量逐年递增,但各医院的疗效差异巨大。
最后,从医生层面来看,我国不同地区心脏外科医生的受训条件不同,医生总体上受训制度不完善,医院对手术临床结果的影响大于医生的影响。 医疗结果评价研究以循证医学的理念为指导,从患者、医生和医院多个因素出发,综合考虑三者的相互作用,在病例分析、队列研究、随机对照研究的支持下,揭示影响现实医疗质量的因素,为政策出台和临床指南的制定提供客观依据。
演讲末尾,郑哲教授引用《大智度论》中“愚人以指指月”的典故强调了正确运用医疗结果评价研究的价值所在。他希望能够通过医疗结果研究的进一步推广和完善,对中国现实医疗的服务质量、影响因素等做出客观评价,通过注册登记对客观数据的收集和分析,为患者、医师和决策者提供有力的依据和参考,从而对心脏外科的的整体发展和我国医疗水平的提高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张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