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指南 加强我国社区心血管病防控
为了加强我国心血管病社区防治,瞄准2011年国际和国内加强慢性病防控的政策大背景,走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我国社区心血管病防治道路,推动新版医改方案的社区落实,促进全国心血管病人群防治工作深入开展,2011年中国心脏大会“社区防治论坛”于8月11日成功举办。社区防治论坛在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医院刘力生教授、朱曼璐教授及中国高血压联盟吴兆苏教授等的主持下,就中国心血管病预防指南、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年修订版要点解读开始,延伸到指南的落地——社区实践,政府牵头的北京市、玉环县实施社区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和社区高血压防治“三化”管理成功案例介绍,职业功能社区行为干预策略思考等。整个论坛内容精彩纷呈、专家专题报告和社区经验交流穿插进行,国家防控策略研讨与基层社区实践思考高低层面同步推进,学者报告与代表提问互动参与,代表们学习和交流心血管病防治领域的最新学术成就和工作进展,推动以社区为平台,以高血压控制为切入点的我国社区人群心血管病综合防控。
中国高血压联盟主席吴兆苏教授在“中国心血管病预防指南简介”报告中,从我国心血管病流行趋势分析出发,阐述《中国心血管病预防指南》出台的背景,预防指南的主要内容和要点解读,强调心血管总体危险防控的重要意义,总体危险分层和估算方法及预测工具介绍等,最后,就心血管病总体危险防治对策,多重风险的综合防控等提出技术指导。
世界高血压联盟主席,中国心脏病中心阜外医院刘力生教授站在全球战略高度,肯定地指出中国虽然面临高血压防控工作的繁重任务,但我们没有必要妄自菲薄,尤其没有必要面对患病人数的增加而忧心重重,高血压患病率的增加并不都是坏事,实际上正是高血压防控见效一个表现形式,是高血压防控预防心血管病死亡减少的结果,指出我国高血压防控工作从国际视野来看是做的最好的国家之一。刘教授从我国多个区域的心血管病防治成效分析入手,阐述了在高血压防控基础上脑卒中的发病率下降趋势。刘教授同时指出,我们绝不可以有任何松懈,高血压和心血管病防控工作的关键是降低发病率,维护国民心血管健康,防控高血压是关键。
中国心脏病中心阜外医院王文教授在大会上作了“《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版解读”,中国心脏病中心阜外医院陈伟伟教授提出了“心血管防治必须‘二条腿’走路”的呼吁,姚崇华教授提出了“功能社区职业人群行为干预策略的思考”,唐新华、唐海沁和许樟荣教授分别就基层社区高血压和糖尿病管理工作中需关注的技术关键提出思考建议和解决方案,中国心脏病中心阜外医院王增武教授结合项目工作提出中心动脉压的再认识问题的讨论。北京市社管中心张向东副主任和浙江玉环县的卫生局江飞局长,就高血压社区防控工作中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问题,从大城市到边缘海岛县的社区实践,从政府投入、硬件建设到人才队伍培养、工作考核等,包括基层社区医生开展公共卫生工作的待遇提升等都为我国社区防治展示了成功试点和诱人前景。
社区防治论坛活动气氛活跃,代表的参与热情也是空前高涨,只能容纳140人的论坛会场,加坐挤进了200名代表。会前实际注册代表有230多人,不少代表进不了会场而参与其他专场活动,借助中国心脏大会平台扩大视野,充分汲取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分享更多同行的工作经验。 与会专家和代表一致给予本次论坛很高的评价,认为这是一次非常成功的论坛活动,各地与会代表交流了心血管病防治工作经验,增强了做好社区人群防治工作的信心,为迎接即将于下月召开的联合国高级别首脑会议就全球慢病防控主题展示了中国社区防治实践和精彩,对我国的社区人群心血管病防控工作发挥了重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陈伟伟、朱曼璐、杨进刚、何新叶、陆迎/文)
上一篇: 追踪肺血管病新进展 聚焦右心功能新认识